独往独来的成语故事


独往独来

拼音dú wǎng dú lái

基本解释指行动自由,没有阻碍。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,后指单独往来。

出处庄周《庄子 在宥》:“出入六合,游乎九州,独往独来,是谓独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独往独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独往独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斗筲之人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
举棋若定 朱德《十月战景》诗:“战事从来似弈棋,举棋若定自无悲。”
连绵不绝 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神惠记》:“往余再丧妻,四丧子,复丧妹,最后丧母,连绵不绝。哭泣悲伤,五衷菀结。”
聋者之歌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内不开于中,而强学问者,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,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,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,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。”
以小见大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,可是以小见大,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。”
余波未平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慌里慌张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》:“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,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
大树将军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诸将军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’。”
触目皆是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。”